公司動態

      entreprise's news

      公司動態

      【安康日報】石泉:信息化賦能鄉村教育振興

      2022-05-12


      《安康日報》報道.jpg

      《安康日報》報道

      地處秦巴山區的石泉縣,切實把教育信息化作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建設智慧城市和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堅持“政府統籌、協同 推進、應用驅動、創新發展”的思路,全力搭乘教育信息化2.0之強勁東風,有效激活了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


      石泉縣教育信息化創新工作.jpg

      石泉縣教育信息化創新工作

      吸引各方參觀交流


      01

      “數字”賦能

      打造“共享式”優質資源合集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在距石泉縣城40余公里的后柳鎮牛石川教學點,飄蕩著稚嫩清脆的兒歌聲,59歲的鄧國財老師正在利用大屏幕給5個孩子上音樂課。


      已在教學點任教30多年的鄧國財,因為“不夠專業”,過去很少給孩子們教學音樂、美術等課程。近些年學會運用數字教育資源后,他經常請“城里老師”教孩子們唱歌畫畫,相當于給學校帶來了專業老師。


      后柳鎮牛石川教學點教師鄧國財參賽現場

      2013年,石泉縣比照“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為全縣教學點全部配齊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按照“縣級培訓促普及、校本培訓強應用、送培到校提質量”的思路強化師資培訓,切實提高了教學點教師資源應用的能力和水平。各教學點依托豐富的項目資源,開足補齊了以前因師資缺乏而未開設的音樂、美術等課程,徹底改變了教學點教師“一張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讓農村教學點煥發出新的活力。


      “教學中,我除了用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外,還會下載圖片視頻自己制作PPT課件,孩子們上課都很開心!”談起教育信息化給他帶來的變化,鄧國財很是興奮。他說,最難忘的是2018年,他曾在全縣教學點教師數字教育資源應用大賽上獲得“二等獎”。


      利用數字教育資源為孩子們上課.jpg

      中池鎮老灣教學點教師

      利用數字教育資源為孩子們上課

      自2013年來,全縣累計投入5000余萬元用于教育信息化項目建設,從“數字資源全覆蓋”到“班班通”建設,再到“在線課堂”的應用,這些原本只有城市學校才有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如今在牛石川這樣的偏遠教學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為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石泉縣于2017年建成教育城域網,所有學校教學區域內實現了有線、無線網絡全覆蓋;于2021年將錄播平臺改造升級為教育資源云平臺,為全縣教師提供集備課、教學、輔導、研修、交流等為一體的“一站式”教學和辦公服務。形成教師專業發展及信息化應用“研、訓、用、建”一體化,讓教學教研數據可視化,推動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個人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模式。


      城關二小與中池小學、曾溪小學開展互動課堂.jpg

      城關二小與中池小學、曾溪小學開展互動課堂


      石泉縣城關二小是安康市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基地校,2018年秋季,石泉成立了城關二小教育集團,城關二小每周都會組織骨干教師通過教育資源云平臺和成員校同年級的師生進行互動,以課堂直播的方式點對面推送優質教學資源,讓城鄉學生享受到“同上一堂課、同步交流學”。同時,常態化開展網絡教研,帶動各成員校有計劃、有組織、有側重點地開展校本研修及系列活動。據校長吳自紅介紹,該校采用核心校+成員校的模式,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教研聯動”的宗旨,共享辦學理念和管理經驗,加快教師隊伍成長,實現互聯互通、互幫互助,突破學校發展瓶頸,讓特色和品質同頻共振。


      石泉縣教體科技局黨委委員、縣電教中心主任董才峰說,“數字化讓學校間的交流更加方便及時,讓名校、名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充分釋放,有力有效促進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02

      “領航”驅動

      構建“造血式”師資培訓機制


      3月15日上午,縣級教學能手、城關鎮中心小學教師蔡寧在錄播教室上語文課,而此時全縣各小學的語文教師也正在通過遠程端認真觀摩。課后,市級學科帶頭人程來燕進行了點評,各學校語文教師進行了議課,發表各自意見建議。熨斗鎮中心小學語文教師袁昕很有感觸地說:“蔡老師以大方自然的教態,親切溫和的語言,環環相扣的教學活動,展示出其嫻熟的教學技能和深厚的語文底蘊,向我們呈現了一節高效有趣的語文課例,我從中也收獲了很多。”


      袁昕是2020年9月參加工作的新教師,剛開始在教學方面顯得很茫然,常常苦惱于對教學目標、重難點等方面的把握不夠精準。后來,她在向學校“骨干教師”拜師學習的同時,認真汲取全縣領航課中執教老師的優點,積極參與課前研討、聽課、仿課和學校教研組集體評課、磨課,教學能力得到穩步提升,在2021至2022學年度中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師”。


      石泉縣專家名師交流共享智慧教育應用經驗.jpg

      石泉縣專家名師交流共享智慧教育應用經驗


      針對校本研修缺載體,網絡研修缺平臺,傳統的教師培訓針對性不強、工學矛盾突出、教師參與少、成長緩慢等問題,石泉縣探索建立了基于“線上引路、線下實踐、跟蹤指導、達標提升”教師“領航課”模式,從“三級三類”教師隊伍體系中遴選骨干教師組成學科團隊,確定領航示范教師,學科團隊參與打磨,形成“一月一專題”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的精品課,通過教育資源云平臺進行線上示范課、線上點評課的引領示范,讓每名教師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線觀摩或點播本地同學科教師的優質課。在線上觀課、交互議課后,以校為單位實施線下實踐,著力結合校情、班情、學情,開展仿課活動,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和融合應用能力,并在全縣開展課堂教學融合應用達標活動。


      “領航課這種線上線下混合式研訓模式,盤活了縣域教師資源,并通過達標課活動檢驗教師研修成效,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課堂教學水平,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該縣教體科技局教育股熊軍說,“我們在每學期開學初,就對各學科領航課的時間、執教以及點評教師進行安排部署,并按照各學校教師人數的30%隨機抽取教師參加全縣的課堂教學達標活動。”


      與此同時,石泉縣還加強與深圳小學、成都七中及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學校建立友好關系,簽訂教師培訓協議,加強交流合作,深化教學改革,通過互聯網將優質教育資源引入石泉,逐步縮小與東部地區的教育差距。


      通過近五年的不斷摸索實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師領航課”新研訓模式已取得良好成效,并在全縣廣泛應用,五年來共推出示范課、研討課、展示課等類別3200余節課例,一大批中小學教師在線上線下混合式研訓模式中成長起來,先后有86名教師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優質課大賽中獲獎,24節課例榮獲部級優課,“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隊伍不斷壯大。


      03

      “智慧”植入

      搭建“一站式”管理服務體系


      “家長嘉獎李演藝2分,嘉獎理由是經常做家務。”“班主任老師嘉獎王鑫茹2分,嘉獎理由是拾金不昧。”“語文老師嘉獎廖熙灝2分,嘉獎理由是主動幫助其他同學講解習題。”春意盎然的三月,是一年一度的學雷鋒月,也是石泉縣銀龍小學智慧校園平臺最活躍的一月。


      據悉,在銀龍小學的智慧校園管理平臺里,每一個學生都有一份成長檔案,教師和家長都可以通過手機端進入各自的評價界面,按照“德、智、體、美、勞”五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并賦予“成長豆”值,“成長豆”與德育處“星章徽”活動融合,為每個學生打造出可反映其成長變化的“成長樹”。德育處設立“星章徽超市”,通過積分獲得一個“星章徽”便可領取一份獎品,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學校和家庭育人活動的興趣與愿望。


      銀龍小學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占在校學生的30%,為方便在外務工的學生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增進家校溝通,促進家校共育,該校按照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探索建成“智慧校園”管理平臺,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賦能,建起了涵蓋教學、評價、管理三個系統的智慧教育管理平臺,共計30余個應用場景,對學校進行精準閉環管理,實現工作安排、信息報送、工作交流、流程審批、應急處置等工作“一站式”服務,大大提高了工作質效。


      在全縣智慧教育應用經驗交流會上交流發言.jpg

      銀龍小學校長

      在全縣智慧教育應用經驗交流會上交流發言


      該校校長楊海平介紹說,銀龍小學探索建立了“慧”擔當、“慧”生活、“慧”研究、“慧”工作的“四慧”教師和“慧”做人、“慧”學習、“慧”生活、“慧”審美、“慧”實踐、“慧”創新的“六慧”學生評價體系,通過智慧校園管理平臺對師生進行伴隨式評價,師生的成長軌跡自動生成電子檔案。評價用數據“說話”,管理靠數據決策,使整個校園充滿“繼承與發展,傳承與創新”的“智慧”氛圍,邁出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第一步。


      目前針對智慧教育管理平臺的應用,不僅在石泉各中小學開花結果,在社會公眾關注度日益高漲的學前教育也是碩果累累。石泉縣各幼兒園充分應用家校互動平臺中的班級相冊、群直播、打卡、通知、獎勵紅花等虛擬的網絡空間,還原學生在校的一日生活狀況,搭建家長、教師、學生信息交流與展示途徑,有效地促進了家校共育。


      為推進教育管理智慧化,實現“掌上管理”“掌上學習”,石泉縣從2015年開始按照“試點先行、示范帶動、分步實施”的工作思路,以應用為驅動,分級分類推進教育管理數字化轉型,建設智慧教育管理平臺,形成了體系完整、責任明確、高效順暢、監督有力的管理運行新模式,定義角色權限,制定運行規則,分層培訓規則應用,通過組織在線、溝通在線、協同在線、業務在線,實現了教育智慧管理和數字化轉型,使工作安排、信息報送、工作交流、應急處置等工作一鍵直達,完成“人、財、物、事”所有環節的智慧管理。


      開展教育資源云平臺應用培訓.jpg

      開展教育資源云平臺應用培訓

      據石泉縣教體科技局教育信息化股陳少君介紹,現在教師調課請假申請、物品采購領用、總務電教報修、各類審批都通過平臺進行,讓數據多跑路、教師少跑腿。


      從石泉縣電教中心了解到,從OA辦公中提取數據來看,2021年度石泉縣教體系統共完成近8萬個各類審批和信息報送流程,平均耗時25個小時,流程數據比2020年多了2萬多條,耗時下降11個小時,流程效益較上年提升30%。


      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實現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的必由之路。石泉縣在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建立了協同推進、經費投入、技術保障、督導巡查、工作激勵的“五位一體”工作機制,教育信息化常態長效發展環境基本形成,并以“應用驅動”為導向,在課堂教學、師資培訓、校園安全、學生德育等方面創新推進信息化的融合應用,形成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互聯網+教育”應用模式,發揮了良好的示范輻射作用。


      入選陜西省智慧教育示范區的縣區.jpg

      2021年3月石泉成為全市唯一

      入選陜西省智慧教育示范區的縣區


      被評為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jpg

      2019年石泉“教師領航課”

      被評為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


      2017年,石泉縣被評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2018年,石泉教育信息化區域應用案例《“互聯網+教育”助推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被收入《中國互聯網學習白皮書》;2019年,石泉“教師領航課”被評為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2020年,石泉在全省第二屆教育信息化創新大會上進行了案例展示和經驗交流;2021年3月,石泉成為安康市唯一入選陜西省智慧教育示范縣的縣區。一系列成績的取得,讓石泉縣在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中交出了滿意答卷。


      “我們將優化升級應用環境,提升師生綜合素養,推進智慧環境下的泛在教學和教育治理現代化,構建人本、開放、平等、可持續的教育新生態,創新教育模式、優化教育治理、改革教育評價,依托智慧環境,引領和支撐石泉教育現代化發展,實現學生智慧成長、教師智慧教學和智慧研修、管理者智慧管理,讓現代信息技術真正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教育全面振興。”對于下一步發展,石泉縣教體科技局局長張詩波滿懷信心。



      咨詢關閉
      加載中...
      在線客服圖標

      售后咨詢

      国产资源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综合_国产真实高潮太爽了十八_国产欧美日本亚洲精品一5区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超清 | 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性福利视频网站 | 欧美制服丝袜另类日韩中文字幕 |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 | 在线理论三级午夜电影 |